之前看到微博还是豆瓣上有人说了一句话,觉得观察很到位,大意是:
深圳的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爱玩的吗?”
成都的大家都在忙着谈稀巴烂的感情,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工作的吗?”
大理的大家都在忙着躺平,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需要吃饭的吗?”
关于成都的大家都在忙着谈稀巴烂的感情,我在这么多年的博客里已经做过呈现,无需再多言了。反正40岁之前,我的各路朋友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都很能折腾,而且其实毫不耽搁工作。至于何以如此,我倒是真不知道。
之前看到微博还是豆瓣上有人说了一句话,觉得观察很到位,大意是:
深圳的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爱玩的吗?”
成都的大家都在忙着谈稀巴烂的感情,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工作的吗?”
大理的大家都在忙着躺平,让人不禁要想:“大家都不需要吃饭的吗?”
关于成都的大家都在忙着谈稀巴烂的感情,我在这么多年的博客里已经做过呈现,无需再多言了。反正40岁之前,我的各路朋友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都很能折腾,而且其实毫不耽搁工作。至于何以如此,我倒是真不知道。
我们那时候其实也有很多人就崩了的...但大家那个时候没有给这个事情命名,所以就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命名还是很重要的。
我对命名的态度有点,矛盾。
比如Metoo,比如普信。确实如你所说,自从有了名字,它们越来越显形。
但抑郁症/双相,我们那时候就算有,也真没有现在比例大。很多人想崩,也努力维持住了没崩。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是因为命了名,就维持不住了。像我们那种三线单位,里面很多人就肉眼可见地越来越疯。而且“维持住”这件事情,对当事人到底是多大的压力和痛苦,我们旁观者并不知道。就像之前说的所谓过敏,中国人不是一直都不相信过敏吗?特别是老一辈,你说过敏她们非要让你以毒攻毒,那种拉拉肚子过去了的也就过去了,大家都觉得不值得提,但也有出了问题的,然后大家又来大眼对小眼。那是不是能不拉肚子还是尽量避免呢。
就我个人的接触范围哈,比如我初高中的同学,300来人,听说出问题的大概是一个,暗中出问题的,后来了解到的可能出问题的到扛过来的,不超过五个。大学的比例是,七八十个人,这么多年听说出问题的,一个。大概就是这个比例了。而90后,我每认识一个,就说自己是抑郁症,或者双相,看过病,吃过药。我简直无法相信。
当然,我的认识范围很有限,但我觉得这太夸张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吃药...吃药这个事情在全世界都是问题,咱们大家的命都被医药行业抓在手里不是么?他们要鼓励大家吃药,大家不懂也很难鼓起勇气来拒绝。这跟命名有关系但也不是完全一对一挂钩,能更多正视自己的情绪在我看来是一个好事情,当然从情绪的角度肯定也有“越说越有”的情况,但如果有一个更合理的引导,肯定是比无视和压抑好的。
“更多正视自己的情绪在我看来是一个好事情”,这当然是个好事情!言说对情绪的帮助非常之大!
我的疑虑是,要不要把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情绪都命名为“病态”?我觉得大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至于吃药,就国内的环境而言,绝对不鼓励吃药,连经期头痛吃个止痛片都有人说,哎呀,吃止痛片不好!!而且,每一个我听说在吃药的年轻朋友,也都在努力想要戒断自己的用药。
而至于为什么他们最初要去就医,医生又为什么给他们开药,这又是另外的问题了。——比如国内的情绪(心理)咨询又贵又难找,而执业的心理医生都是简单的开药了之(因为太忙了,一天要看几十号患者)。
也有可能是现在年轻人确实压力越来越大,又没有奔头...我们那时候还挺单纯地搞个恋爱脑啊什么的转移一下注意力,现在这玩意儿也不好搞了
这个就真不知道了。东亚太卷,家庭关系不健康,社会氛围也很难说积极,就业环境恶劣……
“要不要把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情绪都命名为病态?”你不是说他们都在医生那里被确诊还被开药了吗?所以这不是命名的问题,这是医术和医德的问题,甚至这是医学伦理的问题。
国内的环境是不是不鼓励吃药我觉得要分开看。一方面是普通人,另一方面是医学界。我上海的公司作为福利给大家每年体检,某一年我在国内出差的时候刚好遇上行政姐姐在张罗大家一起去体检,我就凑热闹也去了。检出来说我胆固醇高,然后就开始追着追着要卖药给我,一边像苍蝇一样追着卖,一边还要危言耸听胆固醇高的各种危害。我也是因为太忙顾不上扛住了,回德国赶紧重新延了一遍血。医生说确实不低,但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建议我调整饮食注意运动,OVER。后来跟医药行业的朋友聊,医药行业的朋友说全世界的这类型指标都会被人为调节,为了更好卖药。也就是说更乐观的话,我其实根本胆固醇就不高?而且我也总听说现在医生是有指标的。当然了,我对国内医院的体验也就这么一点,其它的都是新闻上读来的。
“你不是说他们都在医生那里被确诊还被开药了吗?”是的!国内的精神科真的一言难尽。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主要属于医学伦理的问题。
但也可以回想一下哈,在早一些的年代,如果有人因为跌宕起伏的情绪折腾得不得了,可能主要还是找朋友倾诉,自己摸索化解之道。这当然很痛苦。而现在的青年,看了网上太多二不挂五的“心理分析”,直接跳过这个自己摸索的环节,去找医生了。(所以我仍然认为这跟草率的命名和大众媒体不负责任的传播关系极大。)
找医生那就是看病,又做了一套二不挂五的心理自测问卷(那个问卷我陪我爸爸做过,也是太多一言难尽),而且当事人会倾向于严重化自己的情绪,医生可不就给开药吗(一天看几十号人的医生,真的没有办法去详细询问每一个就诊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
至于体检:专门提供体检服务的“商业医院”的确是这样,花活太多。我有朋友也是公司包的体检,检查出来脑袋里有什么瘤,吓得她要死。然后她又去公立医院检查,屁事没有。
当然去公立医院检查,人又多服务又差,是另一种让人头痛的事情。这就是只有权衡了。
qio实!我也听说国内的精神病科搞得很一言难尽!但现在好像从某个角度又非常蓬勃,经常听播客都能听到心理医生的广子。这个东西让我想起妇科,以前的妇科是不是也是让人一提起来就心头一凉?但我听说现在好多了...起码不会把你架在那个高架椅子上两腿大开,然后开着门所有的人都在进进出出了,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