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莎讲“登味”的帖子见此:这里这里
随着年龄见长,总有某些瞬间你会获得更高的“地位”,或许是出于年龄,或许是出于资历,此时如何与他人相处不显“登”味,就变得很是要紧。
不过,我更有共鸣的是后半段美莎说的,“就是不太擅长与人合作”。我也做了这么多年自由职业者,单兵作战能力相对来说,偏强。所以跟人共事,喜欢跟强的人搭档,听指挥-干活路-多学习,借鉴-回顾-升级,在这种模式下,基本上不掉链子,比如我今年出差多,参加了多轮“临时团队”,充当其中一员,干得都还行。
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也就是说,大家聚到一起是为了短时间内完成一件事,只要别人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完成此事,那就遵照执行即可,最多微操作上有个改进。
但习惯了这种模式以后,跟能力稍弱的人合作,就会出许多问题,容易闹得不愉快。
所以我跟人合作,几乎仅限于此种情况:所做事情以结果为导向,工作内容可以划分较为清晰的模块,工作搭档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之后各自认领自己的部分,我对别人不干涉,别人对我不干涉,干完个人的part,大家回来一组装,齐活,完工,合作愉快。
超出这个模式的事情,我是一概当“尸体”,不给愿意去操办一件可能费力不讨好之事的人添堵。如果发现事情的走向离了大谱,就早点躲远不掺合。
至于说到“领导力”,我的情况恰好与美莎相反:我本来就是九月出生,而且为了多看一年电视推迟了一年才入学,比班上同学都大那么一丢丢。注意力、理解力、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一贯以来就不错,但是!这并不改变老师常常给我“一贯自由散漫”的评语(我的小学老师很喜欢我,但每学期写这个评语,孜孜不倦写了六年)。我怀疑这主要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个以结果为导向的人,对纪律和形式感不是那么看重。
然后就不得不说到另一点,由于单兵作战能力偏强,我从很小就发现,绝不能插手别人做事的过程,哪怕再看不下眼,也要闭紧嘴巴,否则就会闹得不愉快。所以我一直以来就会着重观察别人到底能不能把事情做成,能做成你就是对的,做不成,我就在心里默默给别人减分……
这是个非常讨打和招人嫌的习惯,我会尽量克制自己不让人知道我有这种习惯。也就是说,我的问题主要出在亚里士多德的前半段:我要如何收敛自己的傲慢与偏见……
而我探索出来的方法就是,进入新的领域,从头学起,做个小学生。接触的领域多了,也就容易发掘别人的闪光点了。
其实,这篇文章我在开始写的时候,是想讲一讲我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搭档搬书柜差点把自己压死的事情。我本来想说,人为什么可以从小到大都没搬过重物,不知道搬重物的原理?后来文章写了一半,觉得是自己傲慢了。
本来我那篇Blog也不长最后这样,但我也是写了一半,觉得是自己傲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