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片区周围没有大型商超,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我小时候很不喜欢菜市场,觉得,哇,那气味,不免太过芬芳。但进入中年嚒嚒的岁月,就变得不喜欢干干净净的商超,觉得,哇,那多没人味。
今天轮到我放风。早晨,在“各位孽主起来做核酸了”的起床喇叭的呼喊下,下楼,做核酸。接着,在小区门口,呈上出门卡,门卫签字,又在门卫的小本本上,自己签字。终于出了门。
路口上停着警车,警察大概到各小区巡逻了,车上没人。空荡荡的公交。零星骑着电马儿的外卖员。三五个行人,手上提着菜,小车里装着菜。
我找了一辆自行车,骑得很慢,享受空荡荡的,两小时的自由。两三个路口后,来到菜市场,一时间人头攒动,生活瞬间恢复了正常。当然,这正常也只是幻觉里的,菜市门口排着长长的队,第一道哨卡要查绿码,查出门卡,大喇叭里说,“9号出过门的就不要排队了“。第二道哨卡,扫场所码。等绿色的”钩“出来,方才正式进入菜市。
菜市里有更多的人。各种供应倒是一点不缺,但都默默涨了价。每个摊点小贩都很忙,买家们再也不讲价了。
我先去买了一条鱼,摊主麻利地帮我片了鱼片了。接着看到牛肉档口挂着新宰的整架的牛肉——平日里,我去菜市真没见过这幅景象,因为买牛肉的人并不多,肉摊上一般只挂几缕肉。我想着肉新鲜,就去称了一坨。摊主是两位女士,一人在摊子外面招揽收钱,一人在摊子内的案板上按客人要求切块切片切丝打碎。她片肉的尖刀快极,三两下就能把普通家用菜刀切着极为吃力的带筋带膜的牛肉片得极薄。切丝的大刀也快,蹭蹭就能把肉片变成丝。
我想着我本来就是吸人气来着,就站在一旁,也不催,看她手脚不停地做。
等了一会儿,艺术妹也过来了。她出门原本想要遛狗,被门卫阻止,只得放好了狗再出来。我们各自买了些菜,我搭着她的电马儿,骑着河边小路上吹了吹风。大概骑了一百米吧,就在马路对面,就是蓝色护板打了围的区域,我们便只好折返。
打了围的区域,连这两小时的放风也是不允许的。
小区群里,大家纷纷发言,说:“一定要保卫好我们的菜市场。”——虽然所谓保卫的方式,是少出门,牢牢守住自己的绿码。
仍然回到以前看的一本书,讲美国明箱政治话术的,叫《别想大象》。书中提及右翼保守派总统小布什的花招:
小布什说,“捍卫美国,我们不需要举手请准。”
“举手请准”是怎么回事?他可以简单地说,“(捍卫美国)我们不需要批准。”但说到“举手请准”,意思就不一样了。想想看,你什么时候会需要举手请准?想想看,什么人才需要举手请准?想想看,给予“举手请准”的又是什么人?
成年人是不需要“举手请准”的!这个说法本身,“举手请准”,把你放回了小学或高中的日子,你需要向成年人举手请准去上厕所。如果你是老师,你是校长,你是执掌权力的人,你是道德权威,你不需要举手请准。是其他人需要请求你的许可。2004年国情咨文里“举手请准”的深意就在这里。听众里的每一名保守派人士都听出了话外之音。他们立刻就听出来了。
以前觉得,哇,这也太咬文嚼字了吧。而今天的经历告诉我,需要“举手请准”的不止小学生,还有失去自由的人。成年人不需要举手请准。自由的人不需要举手请准。从这个意义上,我突然对美国人“捍卫人民持枪权以捍卫自由”,又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定要保卫好我们的菜市场。
倒数第二句神转折...我是不同意的。那只是持枪主义者的一种话术,把持枪权和自由强行拉上关系,中间缺省了对持枪权和自由的各种定义和辨析,换成强奸权、杀人权、放火权,一样一样的。美国一个连酒都禁了那么多年的国家,把随便一个对公众安全形成一定程度威胁的行为跟自由扯到一起而不加以辨析就是对自由的强奸。
啊,说起来美国,大家多么的自由自在!
另外羡慕一下菜市场,即使是,这样情况下的菜市场。呜呜呜。
美莎,“持枪权”和“自由”的绑定,那当然是一种话术啊。但这里,你应该明白我说的不是“持枪权”,而是“持枪权”代表的言外之意。
[...]但是我今天不想讲听听或者我的无妄之灾,因为她讲到成都的菜市场,完全转移了我的注意力。即使在封城的严峻时刻,成都人民还在对菜市场挑三拣四,去这个,不去那个,而且能够得到细致入微的高标准服务:在买鱼之后,摊主会把鱼按照客人的要求炮制成鱼块或者鱼片;买肉的客人当然也能按照自己购入的部位和脑中的菜谱得到肉糜肉片肉丝肉块肉卷。如果我在德国能得到这样的服务,想必厨艺也会大进吧?更何况德国的超市和菜场只会提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