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搅家复联后,她似乎打开了超级话痨属性。我,领口小姐和俊友已经算非常讨人嫌的大嘴巴了,前搅家竟然能一个人舌战全场。
我和俊友偶尔说起跟现任女朋友的一些思维差距,前搅家说,“那是因为你们找的都有年龄差,我搞不定这种时代差距。我得找老妇女。”
不多久,她说起最近在网上聊了个老妇女,北方人。妇女长得还是端正干净,过着半退休的生活,平时锻炼锻炼,弹弹琴,过得挺自得其乐。众人都说,还是可以。
可是南北差距莫名就会体现出来。有一天,前搅家略带扶额地说,“这个姐姐有时说话有点打脑壳,她说,都这年纪了,现在只想找个媳妇儿,想要一个家。”
我们大家看了,也都扶了额,钩子有点夹紧。
但是我们毕竟也年纪大了,渐渐有了好修养,说:“也许只是地域不同,对习惯性用词的运用不一样,不一定是那种刻板印象。”俊友甚至说,“可能就和我们说的‘乖乖’一样,表达亲昵。”
前搅家说,“那是嘛,我也不得这么武断,就因为一个词就否定别人嘛!但是,‘媳妇儿’这种角色,我可真做不来。”
所以,我还挺好奇的,诸君是怎么称呼长期关系里的另一半的呢?对方又怎么称呼你的呢?(比如,两个人互相称对方“媳妇儿”,我会觉得这两人还挺好玩,完全可以接受。)
互称宝贝。
德国人在这方面非常没有想象力,但我发现:他后来有时候会用更肉麻(或者更加有想象力)的方式称呼我,我会不习惯浑身鸡皮疙瘩,当然我没有表现出来哈。所以我觉得我也有问题。还有就是语言问题,因为中文的话,我更倾向于取一些好玩的绰号。但在一个非母语的环境下这个好像有点玩不开。
这个应该是语言问题,就是人对特定称呼的舒适感。
宝贝的舒适度还不错,媳妇儿啊,老婆啊,这些的舒适度就差很多。更可怕的是,我大概是林少华的译本里见过“拙荆”这一类的称呼。想抽自己耳光的难受。
林的翻译里居然有这样的称谓啊~飙汗。
他早些年有些神奇的翻译真的……见过就难忘。
我跟我前女友也互相喊过老公老婆,而且我们还把这些词肉麻化了一下,叫老公公和老pepe(北方人)。闻者心惊。
“老公公”的太监感令人无法直视。但老“pepe”是个啥呀,怎么没听过。
就是老婆婆的某些北方方言发音...
你这一说我才想到,但南方好像也有类似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