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姐姐”太热门了。我也来讲一个有趣的“姐姐”的故事。

其实就是我的一个老同学,魔都人士。她从大学时代就把自己的隐私掩得特别好,我们的关系虽然算不上特别特别好,也是很熟很好的了,但我这么多年,愣是不知道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具体做的什么工作。

只不过,好几年前,她就是一个特别干练的活动承办人,当时她来本地做一场活动,找我帮了个小忙,我全程观察了她的工作流程,连续两天高强度地对接大大小小各种事务,全部由她拍案定夺。我当时就回家跟爸妈说,她那工作我可真是做不下来。

这一晃就是好多年,我单知道她好像又没干当时的事情了,甚至都没做具体的工作了(以至于我们好几个同学猜她是不是拿了点沪上拆迁费可以躺平了),只是时不时去国内外旅个行徒个步什么的。

今年五一前,她突然联系我,说要去四姑娘山登大峰,让我帮她打听下行情气候一类。四姑娘山的大峰是初级入门雪山,也是相对而言安全的登山环境,但我自己并不玩登山,又另找其他的朋友帮着咨询。虽然是入门级的成熟雪山线路,可大大小小要准备的东西一样也不能少,光是问清该怎么里三层外三层穿衣服,我都觉得好累啊。五月里山上气温变化非常大,要准备从冬天到夏天的衣物,好在只在山上住一夜,冲了顶就往下走。

我又问她以前有没有上过高海拔环境攀登过,她说没有,但一直坚持在各地长短线徒步。考虑到登雪山的确也得有个第一次尝试,我倒也没太放在心上。

临到五一节快来临,她突然又打电话来,说自己的老妈和老妈的妹妹要一同前往本地玩耍,因为她登山要花三天,所以打算给二老也报一个四姑娘山景区的团(四姑娘山景区是一个跟九寨沟差不多的成熟大景区,正常而言是稳妥安全的),我听了也没多想,还觉得这安排挺好的,二老在沟里休息着看看山里风光,她去登完山就下到日隆镇会合,当然没问题嘛!她言之凿凿的说,老母亲上过九寨黄龙,完全不高反。我就更没多问了。

过完五一节,老同学来成都了,第一天陪老母亲和姨妈一起逛了逛市区的博物馆,第二天中午给我打电话,说自己下午就要进山去,要不中午碰个头?

我接到电话时笑了,心想果然还是她当年做活动承办人时的风格,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一定做到要无缝衔接才舒服。

等我去找她,我才知道另一个“无缝衔接”,她和二老参加的团,出发时间根本不一样,所以,她大清早才把老母亲和姨妈送上前往四姑娘山的旅游大巴。我心想,这心是够大的啊。

我们一边吃午饭,我一边跟她说高反可能的种种情况,让她记得买巧克力肌苷片一类的东西。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她接起来一听,对方似乎是老母亲参加的旅游团队的导游,说是,“你妈妈一进双桥沟,就能在沟口晕了过去!”

她接这通电话时我就坐在她对面,我吓得眼睛珠珠儿都快掉进碗里,心想这还得了?老同学面不改色,追问是怎么晕倒的?现在醒了吗?对方答,好像是下了车之后,看见队伍走得快,就紧赶慢赶跑了两小步,就晕了。现在已经渐渐醒来,似乎无大碍。

老同学说,那就好,还宽慰那边比我俩都着急许多的地陪,“她应该没事,她虽然是老人家,可是身体没有基础病,刚才应该是她太着急了,在高原上跑动所致。”然后捂着电话问我,“那现在该怎么办啦?”我赶紧绞尽脑汁想高反预案,首先肯定不进景区了,就坐着休息,还能回得了神,就先去宾馆里躺着。多喝热水,含一颗速效救心丸……

之后的过程就是她跟老妈以及导游的三方不断对话,主题围绕“要不要趁着白天赶紧回成都”展开。回来当然是最安全的选项,但是老母亲似乎又有点担心晚上不好过,又觉得白花了银子就这么走不甘心。

一来二去,我也帮她出着主意,转眼就到了她要出发的时间。当时我们认为:反正她马上要进沟,就先让老母亲在酒店里等着她到达,实在不行,再包车往外送。我把她送上车,叮嘱她一定要买肌苷片、葡萄糖冲剂和速效救心丸,她一边嘴里答应,一边匆匆上了车。

下午六点过,老同学到了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镇,打电话向我汇报:“我现在正在吃饭,好像还行呀,没有太大高原反应。我能喝个咖啡不?”

我说,“咖啡可能会让你头部血管收缩,最好不喝,你喝葡萄糖吧。”

她说,“我没有买到呀?”

我?!&……¥“你妈妈怎么样呢?”

“我先吃了饭,等会再去看她,应该没事,一路上电话都联系着呢。”

我太佩服她的心大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于是叮嘱她今晚不要喝咖啡了,看了老妈没事就早点睡觉,毕竟第二天她还要去登大峰!

之后两天我不敢给她打电话,怕打过去时间不凑巧,妨碍她登山。直到第三天才打电话去问情况。她说,“还好,我现在正跟我妈她们正往重庆去。我冲顶的时候没能冲上去,高反太严重了,走不动了。”

我赶紧宽慰她说,“不逞强是好的,尝试一下,知道自己的体力极限是什么,也就够了。”

她特别爽朗的说,“登雪山还是具体!我觉得以后我不得登了!”

我心里说,“那真是太好了!”

光想想她这紧锣密鼓的日程安排——我倒推了一下,大概是这样,day1:上海飞本地;day2:本地逛博物馆;day3:清早送老母亲上车,中午跟我吃饭,下午坐3小时的车进四姑娘山景区,探访老母亲;day4,爬山,在大本营停留一夜;day5,下山,回城;day6,前往重庆——我感觉就已经要累趴了,何况还要登雪山?何况还有个高反的老母亲在山下?

面对如此镇定自若、精力过人又心眼特大的“姐姐”,我真是是自愧弗如。

已有 25 条评论

  1. 我想了一下说,幸好你没有跟我一起玩儿过....哈哈哈

  2. 哎呀,美莎,我不是在说她的行程安排有什么问题。是我对登山项目还是有一定了解啦,比如要是我自己安排这样一趟旅行,一来:我肯定没法想象,“我妈在沟口高反晕倒了”的同时“我第二天还要去登雪山”?二来,登雪山项目必须好好休息,我同学应该连续两天都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了,登顶那天高反非常严重;第三,登雪山要付出的体力非常之大,我要是下了山必须得在床上瘫上个三五天吧。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旅行安排。我现在只能耍休闲游,稍微紧急一点我都觉得,那不叫旅游叫心力憔悴。

  3.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 我其实自己也不晓得,就是很多盆友们反映ta们心力交瘁了之后,我才反省了一下... 就比如我去年不是摔得胳膊肩膀骨折吗?然后我在摔完的第二天去做了一个磁浮共振,发现胳膊一时半会儿掉不下来,就吊着绷带高高兴兴地去意大利了,然后拉着格格巫从意大利又去了科西嘉,住在帐篷里面,然后呢中午我们要划船到另外一个海岸才有饭吃,路途大概有好几海里,然后路上我们的皮划艇还破了一个洞差点沉了。

    旅行归来之后我又去看了一下医生,两天之后(literally)我又高高兴兴地吊着绷带回国出差了。走了三个月。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格格巫每次提到要跟我出去度假都一脸惊慌。

  4. 我的意思是说我并没有觉得心力交瘁,我很开心的!

  5. 我觉得你这个还好,你的确也很心大,但是日程安排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紧张咧。

    当我说心力交瘁的时候,我指的是我在陌生环境下同时要处理N件事。比如按我每天的日程,我也做N件事,但因为这N件事都是常规事务,所以也能hold转;但是如果有一件突发事宜,我就会略微觉得有点累;如果有两件,啊,天啦。如果同时来三件,那我就要hold不转。如果还在陌生的环境下,我“同时deal N件事”的能量只能维持一天,不能再多。

    所以现在到国外旅游,负责做日程的攀岩小伙伴深知妇女们的短板,每天只有一个项目,大家都觉得很妥很温柔。一旦事有凑巧非要安排两个,大家都会……呃,难受,累,第二天会要求躺平哪儿也不去。

    我去川西旅游是最愉快的,基本都熟悉,开着车到处转悠,非常轻松非常惬意(网络信号还不好,还不用老想着手机,哇哇哇)。这是我认为度假的理想状态。

    所以当年我看到老同学做活动筹办人每一分钟都在deal N件事的那种状态,我也是被吓退了。

  6. 疲劳是高反的重要因素

  7. 哎呀哎呀,主要是我没有把过程写得很详细。当时是这样的,我有一阵对城市感到厌倦,就很想去一个乡野的地方,于是找来找去,找到了科西嘉上一个帐篷酒店。科西嘉大家的印象就是拿破仑吧,这个地方盛产脾气火爆的人,所以很难搞发展建设,因为惹不起当地人。这个酒店也就是某个当地人在他自己的地界上弄的,所以四野八荒都没有其它人,海滩上也没有游客,非常符合我的要求。

    但是,科西嘉也不是那么好去的。我们也没有车,需要依赖公共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当时的行程是这样的:从米兰出发:因为格格巫在米兰附近的一个大学开会。然后我们先逛了一下米兰,然后从米兰来到我热爱的热那亚。我对热那亚很熟悉啊,所以就拉着格格巫先进行了热那亚一日游,到半下午的时候他被热那亚热瘫了,我把他放在海边,自己又去了两个上次去的时候没有逛爽的博物馆。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去了迷宫一样的热那亚港口(去过的人知道那有多恐怖),上了夜航船,往科西嘉开。到了科西嘉的首府Ajaccio,吃个饭逛一逛,再坐上小火车,咣当咣当去了岛的北边。科西嘉只有那种窄轨铁路,上车之后格格巫就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了。下了火车之后还需要找一个私车去那个帐篷酒店,到了之后格格巫虽然也赞美了风光绝美,但他申明此刻只想躺平,我就吊着我的膀子一个人去浮潜了....

    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8. 哈哈哈哈哈,天啦噜,你这样一说我就服气了!太阔怕啦!!像这种一天安排N个挑战项目的度假,我大概直接会翻白眼吧。而且,半下午还逛了两个博物馆?!意呆利的博物馆逛一个不就已经很累了吗?

    我理解并同情格格巫。

  9. 意大利有很多很小的博物馆。就一两间屋,里面最重要的东西就那么几件。一个小时不到就看完啦。

    我不是很能躺平。躺平了又睡不着,是要干啥啦。

  10. 哦,我在你那个出行强度下,保准是1秒入睡。每次去川西,一般开车开到下午三四点就不往下开了,找个地方住下,先不管不顾睡一觉,醒了再说后面的安排。跟小伙伴出国也是,反正一天逛累了就先回住处,躺平,睡觉。

    饭没吃饱和觉没睡够都是天大的事,心情会不好的!

  11. 我现在是个老年人了。如果白天睡了,就会担心自己晚上睡不着?总之我不到很晚就不想睡觉...

    当然我也很喜欢在旅游的时候找个地方一坐,吹壳子。或者找个地方一坐,看书。但是看书还是比较少,如果没有壳子吹,就一直在走动啊玩这个玩那个的,我可能有多动症。

    最夸张的一次是在西西里,因为觉得东西太好吃了,就一直吃吃吃。吃完了担心下一顿吃不下,就不停地走走走,一天要吃五顿正式的,中间还要吃零食,但是运动量太大,所以也都胃口很好地吃下去了,而且还没有长胖。

    但我觉得我应该是被德国人练出来的。每次我跟德国人出门都被他们累得半死,格格巫是个特例,可能因为他年纪大了。

  12. 我觉得每个人衰老的方式简直不一样。比如我现在虽然瞌睡比起小时候少到哪里去了,但是不睡够时间断断不可以,累了以后睡得那叫一个香,白天睡一觉补充体力太正常不过了。

    吃东西是远远不如从前,以前我们大食袋聚餐会,一个晚上可以转三场吃东西,现在么,聚会是中午聚,以免晚上吃多了消化不良。

    我出去走动多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中途不能折腾,比如这一天说好,就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走动,那就没问题,体力还行。但如果是,在这个地方走动,中途折腾辗转换车一大堆事儿,还要到另一个地方走动,那就觉得太累了,不想动。

  13. “我出去走动多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中途不能折腾,比如这一天说好,就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走动,那就没问题,体力还行。但如果是,在这个地方走动,中途折腾辗转换车一大堆事儿,还要到另一个地方走动,那就觉得太累了,不想动。”

    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不是一个体力问题。

  14. 不过我确实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能吃了。我记得以前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每周六都要出去吃串串,4个人吃两千多串(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每一次我们都试图破上次的记录),吃完了之后我们就去九眼桥吃怪味面,每个人起码要吃两种味道,然后还要吃一个牛肉锅魁,然后才回宿舍。回了宿舍还要吃刨冰。

    现在我想一下这个场景都觉得自己要吐。

  15. 问题是那种疲惫感是很真实存在的啊。

  16. 吃东西那真是没办法,现在吃一顿就已经涨得没法了。以前一定是新陈代谢太快了。现在吃那么多怕是要撑得进医院吧。

    所以老年人过午不食的话,现在想起来很有道理啊。

  17. 我晓得你的疲惫感真实存在啊。说明有时候是身体老了,有时候是心老了,有时候是都老了。啊。真是哀桑。

  18. 啊啊啊啊!!这么残忍的事实请你黯到心头!

  19. 哎呀,也没有关系啦~毕竟还是乘风破浪的撒

  20. 天了噜,读完了的结论,居然是我的生理和心理都老啦!

  21. 是啊!这个结论太酸爽了!

  22. 对不起....鞠躬

  23. 不不不,为啥要对不起,就是有些真相需要揭穿。

  24. 表示我心中的遗憾撒!

  25. 我在下坡路上等你们撒 :)

评论已关闭